新闻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召开“网络食品销售与监管”网上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04/01


伴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食品销售迅猛发展。特别是近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线上购物成了公众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重要消费方式,给网络食品销售带来空前发展机遇。确保网络销售食品安全,不仅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议题,对稳定国家经济,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于2020329日举行了以“网络食品销售与监管”为主题的视频研讨会。会议由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孙颖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大元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的疫情形势使网络食品销售业态进一步呈现出一些新的模式和特点,食品销售业态的多元化为食品安全和健康保障提出新的挑战,提升网络食品安全的治理能力,对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题发言阶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监管司张晋京稽查专员指出,网络食品销售业态发展已有时日,近期疫情形势,使公众对网络食品销售增加了新的关注和预期。线上与线下食品销售呈现的差别及相应暴露出的问题,也在推动食品安全相关立法和监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细化。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监管司张道阳处长指出,网络食品还是要回归到本源中去监管,把握住食品安全的关键风险点和共性风险问题,实施网上网下一体监管;网络食品销售利用虚拟空间,呈现出的一些特殊问题也需要在监管中探索新举措。

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谦教授表示,互联网商业模式带来的是行为主体角色和行为的多元化和跨界,由此衍生的问题正是电子商务的困惑。如社交电商和直销作为网络销售的新业态,反映了互联网信息的无限传递和产业环境带给人们的方便,但如何区分传销与正当的销售、如何治理等问题则值得特别关注。

研讨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法学院学科规划办主任路磊主持,中国营养保健协会副秘书长郭海峰、康宝莱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副总裁董瑞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孟雁北教授、刘品新教授、丁晓东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范世乾副教授、吴景明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邓勇副教授、阿里集团法务部总监边宇阳、京东集团法律研究院总监郑慧媛、美团食品安全政策总监丁冬等共同参与了研讨。各位高校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代表就网络食品销售的主体行为界定问题、标签说明书警示等信息展示问题、直销问题、数据保护问题、市场环境问题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网络食品销售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保健食品等在内的网络食品销售,线上模式呈现出与线下模式不同的一些特点,从业者从明确的商事主体转换为全民从商,销售模式出现如社交电商、直销等新业态,销售过程涉及到的诸如数据保护等问题,需要从监管和研究层面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界共同推动食品安全保障和产业发展。

本次研讨会搭建了监管部门、专家学者和行业产业交流的平台,对于网络食品销售与监管问题的研讨,为推动监管立法完善、施策准确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持。


分享到: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