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合作共建国家市场监管法治研究基地

发布时间:2019/10/29



1010日,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国家市场监管法治研究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亚庆,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校长刘伟、副校长朱信凯出席仪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秦宜智主持。

靳诺代表学校对协议签订表示祝贺,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进行市场监管工作,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我们在新时代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人大法学院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法学家的摇篮,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部的重要立法工作。

靳诺表示,今天双方共同签订框架协议,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将共同推进包括市场监管法治理论基础性研究、市场监管实务支撑性研究、人才交流与合作,以及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希望双方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有效畅通的合作机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提升市场监管法治化、现代化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努力。

肖亚庆表示,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党和国家的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成立的使命和责任决定着我们必须要在法治基础研究上下力气、下功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监管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希望双方进一步密切沟通交流,研究新案例,解决新问题,填补理论空白,提供智库支撑,共同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向前迈进。

秦宜智与刘伟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会人员一同见证。


国家市场监管法治研究基地将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等相关学科优势,根据市场监管实际需求,对市场监管领域中的重大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积极参与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修改、市场监管重大制度的起草论证,针对市场监管工作中的市场主体登记、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开展重点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对接,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提供法治理论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顾涛,科研处处长严金明,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韩大元,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学院副院长高圣平,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姚辉,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郭禾,营商环境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叶林,法学院学科规划办主任路磊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司局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仪式。

 

                                                                     

分享到: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