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协同单位
清华大学参与组建的是法学院和环境学院。法学院设卫生法研究中心,在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比较、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科学判断等领域有专门研究。环境学院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一,拥有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参与组建的是轻工与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三,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轻工与食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食品加工与安全教育部创新平台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是我国主管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负有主要的监管职责。2013年8月12日,随着《“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唯一全面支持合作的高校,双方已在政策智库、法治研究、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信息交流、对外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研究队伍建设、法制建设、课题攻关、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等方面形成有效、畅通的合作机制。
二、主要参与单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是中央编办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技术机构,拥有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该中心承担着“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撑任务,服务于政府的风险管理、公众的科普宣教和行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建有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拥有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地理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拥有“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数据汇交中心、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等数据共享平台。
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是全国首家从事食品安全法治研究的综合性机构。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是国家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技术牵头单位,主持完成多项国家973等重大项目。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是我国唯一获得国内(CNAS)和国际(IFOAM)认可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
此外,中心主要支持单位还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