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民营养,组织编制《国民营养计划》,开展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全面满足群众饮食安全和营养需求,着力提高人群营养健康水平。
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体能和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重大民生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营养与健康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国民营养计划”。前不久刚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积极开展食品营养安全科普宣传,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为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组织研究和起草《国民营养计划2016-2030》。
国民营养计划的编制将充分考虑现存主要营养问题和重点人群,考虑营养产业发展和人民需求,以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降低营养相关疾病风险为总目标,立足国情,分别设置2020 年、2030 年目标,并且在2020年和2030年目标中围绕重点人群贫血率、肥胖率等目前较为突出的营养问题提出可量化的具体指标。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国民营养计划拟部署13项重点工作,内容包括:一是贫困地区营养干预;二是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改善;三是学生营养改善;四是老年人群营养改善;五是加强临床营养;六是促进平衡膳食与全民健身;七是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建设;八是加强能力建设;九是加强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十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营养产业;十一是推进传统食养服务;十二是构建营养、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平台;十三是加强营养、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其中前六项是针对当前营养问题较为明显、需重点关注的人群开展的主要工作;其余七项是在梳理当前营养工作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而确定的行动策略,旨在保障上述六项人群营养改善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所有目标的最终实现。
未来15年将是改善国民营养健康、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战略期,期望全社会共同关注国民营养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简介: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