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欧盟食品法》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03/10



2017年3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翻译出版的食品安全治理系列译丛——《欧盟食品法》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首先致辞。韩院长指出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系列译丛承载着中国与世界食品安全治理沟通的桥梁,这也是我们中心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通过系列译丛,中心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理念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国外先进的治理经验。《欧盟食品法》是中心系列译丛对外发布的第一本书籍,该书承载着农业法到食品法、欧盟到全世界全新的食品安全治理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竺效教授做本次会议的主持。

活动现场远程连线了书籍主编作者之一、意大利图西亚大学Ferdinando Albisinni教授,他详细介绍了书籍出版背景及意义,感谢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书籍中文翻译及出版工作,并从欧盟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改革、食品欺诈法律问题、以及食品法律透明机制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欧盟食品法的发展。

《欧盟食品法》书籍出版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责任编辑齐梓伊感谢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译者团队对出版社的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旭副教授结合国内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讲述了《欧盟食品法》一书出版意义,他指出该书是真正成为中国法治文明走出去的表现,我们要从理念、原则、制度、实践等角度立体化、综合化的开展研究,打破传统范式的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丁晓东主要讲述了如何在全球视野中看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对比美国、欧盟、中国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提出符合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建议。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肖平辉博士以网络食品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欧盟电商及欧盟网络立法的发展及借鉴意义。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刘金瑞博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概括了欧盟食品法对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的意义。

在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博士带领下,由中心食品方向硕士研究生组建的翻译团队,完成了本书的翻译。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硕士研究生徐双代表翻译团队发言。


书籍介绍:

《欧盟食品法》由意大利图西亚大学Luigi Costato和Ferdinando Albisinni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翻译出版。

欧盟农业和食品法律的历史演变,一是反映了一部新兴的领域法,即食品法的崛起。该法律的目的在于回应农业及食品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确立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义务,以协调公众健康保护、食品行业经济发展和地方饮食文化传承等不同利益。二是鉴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等食品问题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欧盟食品法的内容架构也相应地呈现出问题导向的立法干预特点以及该立法发展的渐进性。三是作为一个超国家组织,欧盟有关农业和食品的立法协调也受到自身权限的限制。

分享到: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