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意大利图西亚大学联合举办《欧盟及全球食品法》英文书籍新书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6/12/26



2016年11月24日,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意大利图西亚大学在佛罗伦萨联合举办《欧盟及全球食品法》英文书籍新书发布会活动。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拉美等国家及地区的高校学者、学会及协会研究人员、和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欧盟及全球食品法》书籍主编作者之一、意大利图西亚大学Albisinni教授首先感谢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书籍翻译及出版事务,并介绍了《欧盟及全球食品法》中英文书籍撰写及翻译情况。他简单介绍了2011年出版的《欧盟食品法》在五年后再版为《欧盟及全球食品法》的原因和食品法的发展,并呈现了中文译本书籍。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在祝贺这一新书发布的同时,就食品法的兴起及其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巴里大学Antonio Jannarelli教授指出了食品方面的立法曾是危机的产物,例如欧盟的食品法是为了应对疯牛病危机。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食品法涉及的内容不断增多,且需要多层面的协调与合作,其中就包括了与食品相关的各法律之间的协调,以及监管层面的合作。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Michael Roberts教授忆及了其从农业法研究转向食品法研究的发展路径,以及当下涉及健康、食品欺诈等主题研究的新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其一是指出了食品法在诸多国家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的新情况,二是强调了食品法研究中不仅重视法律对于各类食品问题的应对作用,而且要突出食品这一内容的特殊性,尤其是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认识及其对于监管的重要性。

佛罗伦萨大学Donato Romano教授作为经济学家,介绍了农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变迁,包括作为商品被纳入相关的协议,并在华盛顿共识中成为减少贫困的重要工具。但其指出对农业的重视并没有意识到农业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特殊重要性,进而需要新的框架来突出农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食品相关协会的(La Asociacion Iberoamericanan de Derecho Alimentario )的Louis Gonzelez Vaque主席介绍了拉丁美洲的食品监管状况,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指出了在全球化发展以及食品法的交流中语言差异所带来的挑战,进而应当加强相关方面的交流,包括学术研究和法律翻译中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推敲及其认识的严谨性。

费拉拉大学Paolo Borghi教授指出食品法的发展作为全球趋势,其特点在于一是涉及诸多的问题,如食品粮食,食品安全,食品质量;二是涉及的地域在上述问题方面也是各有差异,因此除了既有的国际贸易框架,也已经有许多双边或多变的合作致力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博士代表中心介绍了欧盟食品法的翻译情况,并结合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指出了章节中有关食品添加剂、食品标准的欧盟经验对于中国问题的借鉴作用,进而表明食品法发展中不仅应注重交流,也要意识到各国的差异,以便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强化合作,推进以食品价值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发展。

意大利葡萄酒产区监管联合会主席Riccardo Ricci Curbastro介绍了在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意大利有关地理标志制度的作用以及意大利政府在这个方面与世界诸多国家之间的合作进展。

意大利中央农产品质量保护和反假冒伪劣监察局(ICQRF)主任Stefano Vaccari介绍了意大利在电子商务中对于地理标志制度的推广和反欺诈所做出的努力,这包括和中国的阿里巴巴签订的意在保障意大利食品真实性和组中地理标志的协议。

最后,《欧盟及全球食品法》书籍主编作者之一Luigi Costato教授作了总结性发言,指出新书的发展和会议的讨论都展现了在食品法发展的进程中,全球化和治理是两个重要的趋势。对此,写作中通过不同国家作者的参与和讨论中,并且来自不同的领域演讲者都见证了这一趋势,希望在后续的合作中推进这一趋势的可持续发展。

《欧盟及全球食品法》中文版已由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翻译并出版。


分享到: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