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本届年会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粮食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支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承办。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新法护航食安梦,社会共治保民生”。年会围绕新修订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对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改革步伐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进行研讨。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指出,“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系大局”,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重点工作之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给食品安全监督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使食品生产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也提供了更加严格的行为准绳。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因此,我国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该拿起新法赋予的新力量,加强监管执法,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零容忍。陈至立希望广大食品从业者和企业家们加强诚信自律,以持续的努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指出,中国食品安全年会是中国食品行业的年度盛会,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对企业食品、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提高食品行业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提升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和食品企业国际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讲话中说,我国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也正在逐步的完善,但当前食品安全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多发易发。滕佳材指出,新发布的《食品安全法》被社会上称之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被广大人民群众寄予厚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追求食品安全永无止境,维护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金小桃在致辞中说,国家卫计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风险监测评估,食源性疾病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做好相关的工作。卫计委将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为实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国家食品安全战略”作出新贡献。
本届年会还举办了“政策宣讲•专家解读•企业家论坛”,来自国家食药总局法规司、全国人大法工委、工商总局消保局、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的领导,来自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共同开展了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为本届年会提供学术支持,协同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协同创新中心管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中心办公室主任、法学院学科规划科长路磊出席本届年会。
中国食品安全年会是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在2002年倡议发起,在国务院多部委办局共同关爱下蓬勃发展而来的,十三年来,年会对中国食品企业、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