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食品安全新兴业态的兴起,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应用愈益广泛。为进一步深化对大数据在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点、监测预警食品安全风险、支持食品安全决策等方面作用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食品安全治理大数据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以大数据技术,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和风险预警等研究。2017年6月1日,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黄玲副局长一行来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调研,并与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召开食品安全治理大数据应用研究研讨会。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访参会人员有:副局长黄玲、信息中心主任马林军、科技处副处长林颖怡、科技处副调研员李海明、药品生产处主任科员陈素娟、医疗器械处主任科员张祖强、信息中心业务科长林旭、食品流通处副主任科员刘达明、餐饮处副主任科员蔡敏等。协同创新中心参会人员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大元教授、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郭禾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韩宏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最高检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品新、法学院助理教授张吉豫、公共政策实验室负责人王克平、协同中心办公室主任路磊、物证鉴定中心副主任谢君泽以及协同中心办公室孟珊、宫世霞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最高检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品新首先介绍了食品安全治理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建设初衷,演示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抓取和分析的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中心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食品领域裁决文书进行时间、地域、定罪量刑等方面的分析,为国家食品监管制度和法律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与地方食药监部门合作,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舆情监测和风险预警等。
福建省食药局黄玲副局长对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利用大数据开展的研究和实践活动表示了肯定。她指出,食品安全监管和治理的关键,一是落实食品企业法律责任,二是推进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仅凭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不足以形成食品安全良好局面,社会共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大数据应用是社会共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解决食品安全治理问题提供很多思路,并能够提供解决技术和监管资源瓶颈的手段,从目前来看,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新闻舆情、许可审查、食品安全追溯等方面工作中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监管部门要充分重视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积极意义,也要深入探讨大数据平台建设中广泛涉及的信息共享、数据安全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大元教授指出,大数据在食品安全治理领域应用广阔,从研究层面,要着力突破数据准确性、安全性、来源稳定性等问题,在实践层面,数据共享和信息整合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关键。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将致力于搭建大数据研究和实务应用之间的平台,切实推动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治理领域的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郭禾教授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应用对于破解信息屏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源于社会转型,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以及城市化进程,使原有的基于信息透明的互相监督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瓦解。而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使食品安全生产和消费主体的行为透明度增加,而且使食品安全监管、治理、参与行为进一步透明化。运用大数据,可以让食品在未流通到消费市场上之前就受到监管,并能够在消费者与监管部门之间形成多元共治的联动和互相监督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文继荣教授表示,从技术层面讲,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和食品安全风险预测预警,已不存在技术障碍。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监督、风险预警、预测、追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大数据应用的关键在于数据的采集和整合,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大数据分析结论的准确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韩宏伟主任结合工作实践谈到,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已经展现出现实应用价值,特别是在跨地区食源性疾病溯源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目前,影响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瓶颈问题是:由于不同机构采集数据的目的和数据来源不同,数据分析结论常有不同。因此,在食品安全治理领域应用大数据技术,关键在于实现信息整合和数据共享。
福建省食药监局科技处林颖怡处长对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前景表示乐观,但她同时指出,大数据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质量是一个重要问题,数据抓取时难免垃圾数据。数据的准确性问题,是影响大数据应用价值的关键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张吉豫助理教授对数据质量的探讨做出回应说,如果多元的数据来源能够共同指向同一个问题,或分析结论具有同一性,则可以增强数据的确信性。另外,将数据采集来源与个人征信数据相结合,也是增强数据真实性的一个方法。
福建省食药监局餐饮处副主任科员蔡敏特别强调了数据共享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践指出,目前,各部门之间数据不对应不共享,不利于大数据在食品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理方面的应用,也不利于各部门之间协同治理。数据及时共享已经成为现实工作中的迫切需要。
与会专家就如何切实发挥大数据在破解监管难点、监测预警风险、服务社会公众、辅助支持决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如何开展食品大数据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食品安全大数据监管的应用趋势和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会前,福建省食药局黄玲副局长一行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实验室,对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追踪和舆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食品追溯证据保全平台建设和大数据痕迹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公共政策实验室王克平主任对公共政策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刘品新教授授介绍了大数据在食品安全裁决文书分析和舆情分析方面的应用等。
(文/宫世霞 图/孟珊)